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敏捷: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科创圈建设强劲支点

2024-04-19 来源:先锋淮海 作者:先锋淮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速提升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发展能级,构建形成“一带两极三圈多点”产业科技创新布局。打造徐州科创圈,徐州首先要成为区域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中心。近年来,徐州从理念、平台、机制、生态等四个方面着力,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徐州科创圈建设增创更多竞争优势。

 

革新人才工作理念,构建激发创新工作格局

 

徐州树牢“大人才观”,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努力以“人才链”串起科技创新生态链,全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工作与高质量发展一体谋划。坚持招才引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生态与地方特点相适应、人才政策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制定“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过程中,同步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系统实施“产才融合提升、人才载体提力、人才计划提效、人才活动提势、行业人才提质、人才生态提优”六大专项行动,推动人才工作紧密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建立市校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对在徐高校人才引育、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予以奖补,推动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结合徐州产业发展需求分别增设集成电路、新能源等相关专业。发挥人才链牵引作用,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畅通资金链,聚焦徐州重点发展的“343”创新产业集群,举办“四链融合”对接会,集中发布人才、技术、资金和合作需求清单,强化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链接作用。

 

坚持整合人才工作力量一体发力。完善协同联动的工作推进体系,建强“人才办+部门+板块+高校+企业+科技镇长团”人才工作队伍,制定出台人才项目管理办法,探索实施人才全链条引育和人才项目全流程管理。整合徐州创新要素,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交流,2023年在京津地区开展徐州人才周活动,在长三角、粤港澳等地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全年累计举办100余场“双招双引”活动,打出了人才招引“组合拳”,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和实效性。

 

优化人才载体平台,提升支撑创新能级水平

 

围绕科创圈建设,徐州抢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要机遇,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承载人才发展及创新的优质资源,持续放大载体平台集聚人才“强磁场”作用。

 

聚焦提升创新引领力,布局科技创新平台。面向深地领域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和在徐大型企业,联合成立云龙湖实验室。围绕攻关高端工程机械“卡脖子”技术难题,整合徐工集团和力源液压等产业链优势企业,组建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同时布局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和泛半导体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1+4+100”科创平台体系。

 

聚焦提升创新竞争力,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制定实施十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工作专班+产业联盟+创新体系+要素支撑”工作推进机制,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等3个产业集群年产值已破千亿元。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同步绘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争创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市已建有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05家、市级研发平台1021家。

 

聚焦提升创新驱动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创圈区域合作互动,签订了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协议,先后成立区域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创新合作发展联盟和淮海人才创新发展研究院。强化校地合作,全面对接国内外高层次大院大所和在徐高校资源,通过开展“名校名所行”、“人才·项目”双招引、淮海才洽会等活动,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破解制约创新瓶颈障碍

 

徐州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列入全市重点改革任务。聚力破解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构建科学评价机制。落实人才精准科学评价,出台人才分类目录和认定办法,加快建立“破四唯”后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完善人才认定制度,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免予评审,直接给予相应支持。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话语权,在市级重大人才工程中赋予龙头企业和重大创新平台不少于5%的举荐名额。

 

推行柔性用才机制。发挥编制在人才招引中的“磁吸”效应和“引流”作用,专编专用、动态调整,灵活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加强柔性用才支持,对落户在外地、工作在徐州的技术研发人才,同等享受急需紧缺产业人才薪酬奖励政策,并可申报市级人才工程项目。对高校有需求、有意愿创业的引进人才,实行“创业在园区、创新在高校”双落户机制,更大力度推动创新成果在徐转化。

 

建立集成支持机制。升级出台“彭城英才计划20条”,在柔性用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人才办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由市领导结对联系,统筹部门资源,更大范围调配各类创新要素予以服务支持。探索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成立淮海人才集团,开展人才引进、服务外包和技能培训等业务。完善人才金融推进机制,构建全方位、全周期支持体系,设立“彭城英才”产业基金,推出“彭城英才”金融伙伴计划,优化“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扶持方式。

 

细化人才服务保障,营造活力迸发一流生态

 

徐州聚焦人才所需所想,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打造区域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为科创圈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加强优秀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持续在人才中开展“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活动。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一批徐州市杰出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形成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细化人才服务保障。推动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精准对接,聚焦人才企业在金融服务、用工招聘、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成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开展“送政策、问需求、听建议”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人才服务资源。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巩固人才住房安居、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全链条服务体系。线上启用徐州人才码,线下建成徐州人才会客厅,成立“彭城英才”服务联盟,构建起一线接听、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码畅享的“四个一”人才服务体系。2023年,凤凰湾创芯人才港等10个高品质人才社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人才的温暖港湾。